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6-26 00:45 点击次数:76
在芮城,有一处震撼人心的历史文化圣地——永乐宫。
6月9日国际档案日,国家档案局发布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52项档案文献入选。其中,《山西永乐宫旧藏金元时期道教历史档案文献》以其极高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脱颖而出,成为华夏文明记忆的又一“国家认证”。
截至目前,我国有250项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自2000年启动,重点开展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其中的《甲骨文》《清代科举金榜》《随州曾侯乙编钟》等十多个项目,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国际名录》。
展开剩余89%永乐宫旧藏道教历史档案文献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付道人张来童执照
(总登记号:YL417)
图源:文博中国
▲元陕西都总管付道士张志洞执照
(总登记号:YL416)
▲元贵由皇帝福荫丘神仙门人通云真人圣旨
(总登记号: YL419)
▲元行尚书省断事官给太平兴国观保付执照模板
(总登记号:YL420)
▲“元皇帝圣旨普通度戒牒(含封套)
付长春宫李真人”封套(左)及局部(右)
(总登记号:YL418)
这份珍贵的档案文献,承载着永乐宫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让永乐宫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而永乐宫本身,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巨著,每一寸砖石、每一幅壁画都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是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修建的道教宫观。它始建于公元1247年,直至1358年才竣工,整整跨越了111个春秋 。
永乐宫作为全真教的重要祖庭之一,其建造工程受到了极高的重视。从选址到设计,从施工到装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心血和智慧,也彰显着当时道教文化的兴盛。
永乐宫现存四座元代木结构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分别是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 。
这些建筑气势恢宏,古朴典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元代官式建筑群。
它们不仅继承了唐宋建筑的传统风格,又融入了元代建筑的特色,展现出一种雄浑大气、简洁豪放的艺术魅力。
若说敦煌壁画是盛唐气象的飞扬,永乐宫壁画则是元代艺术的精美绝唱。
永乐宫近1000平方米的元代壁画分布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四座建筑内,题材丰富,技艺精湛,堪称世界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
其中,三清殿中的《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所在。全长97米,绘有286位天神,冠带璎珞皆以沥粉贴金工艺制成。他们或端庄肃穆,或慈祥温和,或威武勇猛,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历经七百年仍光彩夺目。
上世纪50年代,因三门峡水库建设,永乐宫面临淹没危机。中国政府举全国之力,耗时10年将包括壁画在内的整座宫殿“原拆原建”至现址,开创世界文物搬迁史先河。
此次入选的档案中,《永乐宫搬迁工程实录》详细记录了这一壮举,被誉为“新中国文物保护的教科书”。
如今,永乐宫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和学者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和学术研究基地 。
3D扫描技术让壁画毫米级细节永久存档;文献数字化工程**使千年道藏可在线查阅;AR虚拟朝元图让游客“与天神共舞”。
当金元道士的笔墨与当代档案人的匠心相遇,永乐宫不再是静止的历史标本,而是持续生长的文明基因。
从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珍贵档案,到历经岁月洗礼的古老建筑,再到精美绝伦的元代壁画,永乐宫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此次入选,正是对这座“东方艺术画廊”庄严的加冕。
发布于:北京市